工藝
Product display
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
Cases
聯(lián)系我們
Contact Us
反彈琵琶伎樂天的來歷傳說
2025-04-22
笛子伎樂天的來歷及傳說
2025-04-21
藥師七佛的來歷起源
2025-04-18
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的來歷及 ...
2025-04-17
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的來歷 ...
2025-04-16
善名稱吉祥王如來是哪位佛?
2025-04-15
法海雷音如來?是哪位佛?
2025-04-13
陳靖姑練兵平叛的故事
2025-04-12
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是哪位如來 ...
2025-04-11
祥印容名如來是哪位佛?
2025-04-10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9-02 10:10
東魏、北齊轄區(qū)“敷搭雙肩下垂式”佛衣的興起
“敷搭雙肩下垂式”佛衣在龍門北魏末期的佛像中并不多見,此樣式佛衣大規(guī)模的興起是在東魏、北齊年間,現(xiàn)將北方集中爆發(fā)“敷搭雙肩下垂式”佛衣在石窟寺的代表像例,歸納如下:由上表可得出對東魏、北齊“敷搭雙肩下垂式”佛衣的幾點認識:
a、佛內(nèi)層袈裟披著方式穩(wěn)定不變,即左領(lǐng)襟自然下垂,右領(lǐng)襟自然下垂并敷搭右前臂。
b、外層袈裟均作“右袒式”披著,但對袈裟右上角敷搭方式的處理有兩種,一為覆蓋左肩、臂,二為敷搭左前臂。
c、佛像胸腹部有系帶和不系帶兩式。
有關(guān)“敷搭雙肩下垂式”佛衣,另有三個值得關(guān)注的現(xiàn)象:
其一、上海博物館藏有一件南朝梁大同七年(541)張興遵造釋迦牟尼佛坐像,此佛著“敷搭雙肩下垂式”佛衣,外層袈裟右上角敷搭左前肩,其著衣方式與龍門普泰洞北壁大龕坐佛完全相同,并且兩像均飾有裳懸座,這也是之前“褒衣博帶式”坐佛的特征,東魏、北齊北方““敷搭雙肩下垂式”坐佛大多沒有裳懸座。這兩身坐佛是現(xiàn)存發(fā)生時間較早的“敷搭雙肩下垂式”像例。張興遵造像也是僅存的南朝紀年“敷搭雙肩下垂式”佛像,其在南朝的出現(xiàn)也顯示出“敷搭雙肩下垂式”佛衣在北方出現(xiàn)不久就播及至南方,雖然此佛衣對南朝佛像衣著表現(xiàn)的影響并不大。
其二,北齊年間,“敷搭雙肩下垂式”佛衣在袈裟披著方式上就發(fā)生過較大的變化,突出反映在對外層袈裟的處理上,如天龍山北齊第1窟東壁主尊坐佛也是此類變化樣式的較早實例。
其三,著“敷搭雙肩下垂式”佛衣的部分佛像有胸部系帶的現(xiàn)象出現(xiàn),這雖然不是“敷搭雙肩下垂式”佛衣的普遍特征,卻也是一個重要特征。其帶飾與佛衣的關(guān)系,可參見現(xiàn)藏于美國哈佛大學(xué)博物館北齊坐佛正、背面像,此佛袈裟披著為“敷搭雙肩下垂式”,但造像腹部增加了對裙的表現(xiàn),僧祇支被掩于裙內(nèi),裙上系帶居中系結(jié)。佛胸部的帶結(jié)明顯是系于內(nèi)層袈裟。